close

很久很久以前,我聽過某位教行銷的大陸的老師,講過一段故事,至今回想起來,仍然覺得值得讓人玩味。

那位老師平常住在上海,偶爾會去去北京講課,或作點顧問諮詢一類的事情。

那位老師請了一位助理在身邊,有的時候會聽到那位老師會接到這樣的一通電話,對方來電問說:XX老師您好,請問一下您在上海嗎?

某老師回答說:怎麼了嗎?

對方接著說:喔,是這樣的,我這幾天剛好來上海,所以想說記得您也在上海,所以想說來探望一下您,因為我最近有一個項目,想說跟您聊聊看,有沒有機會跟您合作。

該老師回答說:不好意思啊,我這幾天剛好人在北京。

然後過幾天,這個老師出差到北京的時候,又有某個人打電話來問說:哎~X老師,您這幾天有在北京嗎?某老師又回答說:怎麼了嗎?

對方接著說:喔,沒事,就想說記得您偶爾會來北京出差,恰好我公司也設在北京,而我們公司最近有個商品要上市,想說您是行銷的專家嘛,就想說請您吃個飯,向您請教一番,看看我們這個產品該怎麼行銷好?

結果這位老師又回答說:不好意思啊,我現在人在上海。

幾頓這樣操作下來,助理不禁也傻了眼,感覺這老師怪怪的,明明人在上海,卻說自己在北京,等到了北京,卻又說自己在上海,於是便忍不住把自己的疑問向老師發問。

老師聽了助理的發問,便回答說,如果對方找我的問題夠重要,例如….那個問題沒處理好,公司會損失一個億,那麼即便我在上海,對方在北京,他也會為了見我一面,而專程從北京來到上海。又或者,從上海來到北京。

如果對方只是想著,趁他有順路來我住的城市,找我聊一下,又或者,趁我去到他的城市的時候,碰面聊一下,那只能說明一件事情,他要找我聊的事情,不是什麼很大的問題,起碼不是到了萬一沒處理好,會損失很慘重的問題。

老師喝了口茶,接著說道:既然這個人找我的問題並不嚴重,那麼我的時間,就不須要用來見他,即便他在上海、我也在上海,我也寧可把時間用來見那些,願意為了見我一面,而專程從北京來到上海的朋友,畢竟他們遇到的問題,真的比較嚴重,解決不好,可能公司就倒閉了,解決的好,公司可能就逆轉勝了。

我每天能夠花在見人的時間是有限資源,花時間見了A,就沒空見B,反之,見了B,就沒空見A,我是一個商業顧問,給的策略必須要對方願意執行,才能發揮效果,如果一個人要等到順路了,才要來跟我見面,那麼即便我為他出謀劃策,他也未必會認真執行,因為沉沒成本不大。

反過來說,如果一個人來見我之前,得投入了來回機票錢、酒店住宿費….,你覺得我給他的建議,會不會認真執行?

助理說:應該會吧,畢竟他若不執行,這些成本就白費了。助理捎捎了頭,若有所悟的說。

老師說:那就對了,況且,如果對方不會願意為了見我一面,刻意專程來找我,那只能說明一件事情,在他的心目中,我不是解決這個問題的唯一人選,甚至也不是最佳人選,那麼我真正該做的,不是去見這個人,而是把見這個人的時間,拿來多上上課,多讀讀書,提昇自己才是。

等到有一天,我在整個業界已經位於泰山之顛,整個行業的人都知道,要解決行銷的問題,非我莫屬,那麼只要對方遇到的問題夠大,該問題解決之後能獲得商業利益也夠大,那麼別說是北京或上海,那怕我住在新疆或蒙古,都會有人不遠千里,專程來找我。

助理回說:懂了,感謝老師的指導,讓我茅塞頓開。

故事到這裡就結束了,多年前我聽到這個故事,一半的我有點認同,一半的我有點質疑,做人真的有必要做到這麼假掰嗎?

多年之後的我,遇到了類似的處境,偶爾會有人問我,威廉老師,你何時會有回台北的時候,等你回台北,記得跟我說,我想找你喝杯咖啡(或吃頓飯),我最近碰巧有某個商機,想找你聊聊,看看有沒有機會合作?

其實,有些人這樣跟我開口,我回台北還真的會跟他碰面,但這種人極少,他若不是我人生中的貴人,便是恩人,這種人開口,回去台北一趟,若見面的事情得宜,見個面倒也是好的。

但這種人多嗎?不多。台北只是一個代名詞,你要把他替換成台中、高雄,或地球甚的任何一個城市,道理也都是類似的。

想通了這一點之後,便會理解到一個道理,那就是目前自己在現階段,還是得要多讀書、多學習、多思考與踐行,做出一點成績來讓人家看到,這樣改天當有人遇到足夠大的問題的時候,我才會成為他心目中那個能解決問題的最佳人選,而且無可替代。

以勞換得勢能,終有一天,你能做到以逸待勞。
不替自己爭取時間、或因為偷懶、導致不去勞來獲得勢能,註定只能用自己的勞,來待對方的逸。

306523249_3296470067273561_4571530398643732644_n.jpg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guangshi 的頭像
    guangshi

    銷售文案大師~威廉的部落格,談銷售文案,教學,案例分析

    guangshi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